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吉县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单位: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8009906号 网站标识码:1410280001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关键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工作安排,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全县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量质齐升的喜人态势,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831275万元,同比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284万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484784万元,同比增长22.6%;第三产业增加值200207万元,同比增长4.4%。三次产业结构为17.6:58.3:24.1。
图1三次产业占GDP比重
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40412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142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4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化解劳资纠纷案件63件,其中:信访、纪检、市长热线转办案件以及欠薪平台案件50件;涉及农民工164人,涉及工资金额207.4059万元。
二、农业
年末全县拥有耕地面积7414.3公顷,新增耕地面积189.9公顷。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150.9公顷,比上年减少524.8公顷。其中,粮食作物面积6567.36公顷,减少64.04公顷;油料面积319.46公顷,减少494.59公顷;蔬菜面积1156.28公顷,增加35.91公顷;苹果面积13102.27公顷,增加166.14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28944.79吨,比上年减少5.5%。其中,夏粮产量31.58吨,减少12.52%;秋粮产量28913.21吨,减少5.5%。
全年水果产量341195.2吨,增长10.96%。其中,苹果产量337965.6吨,增长11%;蔬菜产量30331.7吨,增长4.38%;油料产量780.52吨,减少60.49%。
全年肉类总产量4514.474吨,增长14.26%。其中,猪肉产量4132.115吨,增长14.78%;牛肉产量148.866吨,增长15.4%;羊肉产量175.408吨,禽肉产量58.085吨。禽蛋产量2020.41吨,增长5.67%。生猪年末存栏40705头,羊存栏25244只。
年末全县共有规模养殖场21家。其中,猪场13家,牛场4家,羊场1家,蛋鸡场3家。
年内产地检疫(出境检疫)家畜3.3374万头(只),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1881(只)。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指定通道)共检疫入境车辆872车次、畜禽361.1085万头(只)。开展非洲猪瘟病原学检测120份、牛口蹄疫抗体检测80份,羊口蹄疫抗体检测80份、猪口蹄疫抗体检测120份、禽流感抗体检测120份。
吉县(苹果)农产品加工园区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山西省吉县黄河大合唱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乡村振兴项目多次被中央、省级媒体宣传报道。吉县大吉520黄河英雄会越野挑战赛入选全省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交流培训班交流案例。吉县花海入选全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全年全县实施荒山绿化3.6万亩,其中,人工造灌木林0.6万亩,退化林修复3万亩。总投资2190万元。森林覆盖率43.76%。全县现有退耕还林面积12.1万亩,2024年无退耕还林任务。
临汾市吕梁山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项目(退化林修复)任务1.5万亩,项目总投资975万元,主要位于壶口镇真村、南垣村、中市村、存心村。于2023年11月30日开工,目前已全部完工。
2024年度配合山西省临汾市森林草原防火阻隔系统项目,修建森林防灾应急道路建设104.5公里项目。
2024年全县聘用护林员550名,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护林员339名(生态护林员244名),占护林员总数的61.6 %,涉及家庭人口2563人。第一至三季度共计发放建档立卡脱贫护林员管护劳务费1440300元,户均管护工资4248元。
2024年度全县区域内没有重大破坏森林及野生动植物的情况发生。
实施污水处理站5个(雷家庄、柏东、真村、陈家岭、社堤)。铺设污水管道11884.6米,入户管网3611米,室内卫生间改造223户,污水检查井408座,回用管网2100米。
全年共发放耕地地力补贴20445户,发放金额1475.295万元,农机补贴173.001万元。
年末全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669台(小型拖拉机5870台),耕整机1548台,犁1251台,旋耕机6473台,联合整地机22台。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1.83万千瓦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27.7%。实现营业收入673292.4万元,利润总额296000.6万元。生产原煤168.27万吨,比上年增长20.94%。开采天然气230437.40万立方米,全年发电量18024.98万千瓦时。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完成34570.5万元,比上年增加10.6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0460万元,同比增长15%。其中,一产投资完成25527万元,同比增长-19.1%。全县共有开工项目85个,比上年增加29个。其中,结转项目26个,本年新开工项目59个;投资在500-5000万元以下项目77个,5000万元及以上到亿元以下项目10个,亿元以上项目12个。
全年全县在库房地产开发项目4个,投资24370万元,其中,住宅投资3660万元。商品房销售面积7173平方米,销售额3690万元。
五、服务业
全年全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2135万元,比上年增长12.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923万元,增长1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3298万元,增长10.2%;金融业增加值16269万元,增长14.6%;房地产业增加值5688万元,增长11.5%;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22424万元,增长0.6%。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6729.4万元,利润总额58.8万元。
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617.311公里。其中,国道159.6公里,县道315.364公里,乡道324.175公里,村道818.172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43.81公里,二级公路115.79公里,三级公路274.136公里,四级公路1183.575公里,等外公路0公里。
2024年末全县民用机动车保有量新增481辆,2024年新增机动车驾驶员189人。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68.7万元,增长1.01%。其中,代理金融业务收入782万元,寄递业务收入243万元。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3474户,移动电话用户94994户。共建设89座5G基站,开通89座5G基站。自然村通宽带达到97.75%,4G网络覆盖达到98.84%,5G网络覆盖达到70.56%。
全县市场主体总量9443户,其中,企业2559户,个体684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44户。新增2086户。其中,企业374户,个体169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4户。
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989台次,全年共查处各类市场违法案件142起,处罚23.1万元。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839万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87442.5万元,增长6.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4396.5万元,增长5.2%。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101726.4万元,增长5.6%;餐饮收入20112.6万元,增长6.7%。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56515万元,比上年增长-2.8%。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308万元,增长-20.3%。税收收入完成14158万元,增长-6.3%。
全年保险公司保险费收入7052.78万元,其中,寿险收入4237万元,财险收入2376.85万元,新华保险收入438.93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284.85万元,其中,寿险赔付1068万元,财险赔付1178.28万元,新华保险赔付38.57万元。
八、科技教育
年末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家。
全县共有中小学24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职业高中1所,初中2所,小学10所,教学点10个。
现有中小学学生9333人。其中,小学5072人,初中2482人,普通高中1374人,职业高中405人。现有幼儿园(班)27所,其中公办园4所,民办园8所,附设园、附设班15所(个),在园幼儿1942人。
全年为全县4727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和助学金共计273.31万元。学前教育阶段530人次26.5万元,义务教育阶段3014人次128.51万元,普通高中755人次75.5万元,职业高中428人次42.8万元。这些措施确保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实现了精准资助、应助尽助的目标。
全年为普通高中阶段学生免除了学费、教材费、住宿费,共计2899人次,金额达247.95万元;为职业高中阶段学生免除学费、教材费、住宿费2094人次142.92万元。
2024年有效注册商标量782件,有效注册商标量增加87件,同比增长12.5%。
九、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
我县登录不可移动文物共计389处,其中,国保2处,省保6处,市保2处,县保41处,未定级338处。
年末拥有旅行社2家。壶口、人祖山景区共有从业人员276人,其中,导游23人。壶口景区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98.35万人次,人祖山景区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8.94万人次。壶口景区旅游总收入15055.29万元,人祖山景区旅游总收入383.6万元。其中,壶口景区门票收入10742.76万元,人祖山景区门票收入94万元。
2024年10月,山西省旅游星级饭店评定委员会批准吉州宾馆为四星级旅游饭店;文旅局和文化馆荣获“礼赞新中国 逐梦新时代”2024年全市群众文化活动优秀组织奖;图书馆被山西省图书学会授予2024年度优秀文化宣传推广工作“先进集体”、2024年度全民阅读工作“优秀单位”、2024年春节主题活动“优秀服务单位”。
节假日期间,在壶口景区进行威风锣鼓、吉县唢呐、壶口搬卷、旱地行船等非遗文化展演。开展了“军民共建 文化强军”2024年文化惠民进万家活动,开展广场消夏演出、村晚演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送戏下乡96场,邀请市眉户剧团进村演出10场。
实施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培育了29支文艺小分队、22名文化能人艺人、40名文化带头人,组织他们开展群众文化惠民活动。
探索非遗保护“新路径”,创新非遗传承新模式。组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祖山祭祖鼓乐”和“风火流星”培训活动;积极开展非遗文化展示活动。在吉州“吉”市开集迎客活动现场,“中垛子福馍”“人祖山泥塑”“麦秆画”和“石碾辣椒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纷纷展示亮相;开展非遗工坊认定申报事宜。依据《非遗工坊认定与管理办法》,“尧馍馍”和“石碾辣椒酱”成功申报非遗工坊。“吉县唢呐”赴深圳、上海、津巴布韦、哈尔滨等地演出,参加首届中欧亚文博会展演,向世界展示吉县文化瑰宝,促进国际文化交融。
积极实施“引进来”策略,邀请鄂伦春小虎、“与辉同行”团队进行宣传,邀请专业团队举办“五洲同声唱黄河”活动、在黄河岸畔奏响大型交响乐《黄河》套曲、“黄河岸畔是我家”红歌音乐会,与大宁县联合举办了“大吉520”黄河英雄会汽车越野挑战赛,带动了民宿、餐饮、农产品、手工艺品等特色产品销售,推动了沿黄“农文体旅”新IP、新品牌打造。
稳步推进吉县挂甲山摩崖石刻保护利用项目工程,不断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力度;积极申报四铭碑(含河清门)、留村关帝庙、三皇峪九天圣母庙等文物修缮工程,争取利用政府一般债券改善低级别文物保存现状。
2024年,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共出动501人次,检查232家次。开展2024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工作,检查文化旅游经营场所16家次,经营户均合法经营,未发现违法问题。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及诊所101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3个,乡镇卫生院8个,村级卫生室73个,诊所15个。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518人,其中,医师 244人,护士 274人。编制床位550张。
居民健康档案全县建档人数89317人,建档率94.12%;电子档案建档率94.12%。持续做好“两癌”筛查工作,宫颈癌任务数3000,完成3000人,完成率100%;乳腺癌任务数1500,完成1500人,完成率100%。
年内共招聘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7人。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紧盯县域医共体建设,整合县乡医疗卫生资源,落实了行政、人员、资金、业务、绩效、药械统一管理,通过医共体牵头医疗机构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进行技术帮扶和人才培养,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
继续落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了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全面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有效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
对医疗机构、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消毒产品等领域开展随机抽查检查,并及时将抽查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全年共开展双随机抽查检查6次,抽查对象70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12起。
落实计生奖励优惠政策,促进计划生育家庭发展,不断提高家庭发展能力。2024年全年发放独生子女伤残2人17280元;独生子女死亡12人122400元。
吉县托育服务中心于2024年7月份正式投入运营,累计托管婴幼儿82名,有效解决了婴幼儿看管难题。全力落实普惠托育机构补贴政策。审核认定了县域内普惠托育服务机构6家133人,完成托育机构补助资金拨付13.12万元。
开展传染病监测、预警和报告工作,在管结核病30例,规范管理率100%。加强、落实性病、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政策,全人口HIV抗体检测10272人。
十、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83793人,其中,男性43096人、女性40697人,性别比105.89;出生人口531人,出生率6.30‰,自然增长率-3.56‰;城镇人口39254人,城镇化率46.85%。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05734人,比上年减少698人。其中,男性54199人,女性51535人。迁入人口296人,迁出人口943人。年内出生户籍人口645人,其中,男孩320人,女孩325人。
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99元,增长7.3%。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52元,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94元,增长5.7%。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575人,其中,企业7835人(不含离退休),机关事业6752人;企业收缴养老保险8798万元,机关事业单位收缴养老保险7233万元;足额发放养老金26134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达60526人,收缴养老金535万元,发放养老金3485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854人,收缴保险金465万元,发放失业保险待遇166.78万元。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1446人,收缴保险金850.14万元,发放工伤待遇546万元。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83855人,职工参保10044 人。2024年,住院基本医保保障17131人次,医保报销6655.17万元;大病保险保障2392人次,支付1035.54万元;医疗救助2788人次,救助金额442.47万元。生育津贴支出46.69 万元,报销154万元。
发放企业稳岗返还补贴50家,涉及职工2255人,补贴基金103.4万元。
年内积极推广民生山西APP应用,全县累计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00670人,申领电子社保卡人口73039人,覆盖率73%。
年内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796户3115人,累计支出 2488.79万元;城市低保对象222户395人,累计支出386.56万元。全县共有特困供养人员368人,累计支出529万元。临时救助共发放救助金352.46万元,其中下拨乡镇39.45万元。救助困难家庭814户,发放救助资金313.01万元。
截至2024年12月,脱贫人口纳入低保保障2019人,纳入特困供养306人;监测对象纳入低保保障1308人,纳入特困供养53人,确保民政兜底保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驾护航。
2024年以来,低保边缘共计新增103户220人,退出239户512人,死亡57人。截至2024年12月,低保边缘人口1381 户2441人(其中农村低保边缘人口1360户2410人,城市低保边缘人口19户31人)。
截至2024年12月,80周岁(含)至99周岁(含)老年人为2314人,累计发放高龄津贴266.61万元,100周岁(含)以上的老年人为5人,累计发放高龄津贴1.8万元。
重度残疾人2029名,累计发放护理补贴245.51万元;困难残疾人1457名,累计发放生活补贴148.58万元。社会散居孤儿8名,累计发放13.47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8名,累计发放61.81万元,享受“福彩圆梦、孤儿助学”救助4名,累计发放4万元。
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423对,补领结婚证201对,离婚登记114对。
十一、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年总降水量547.4毫米,较历年值偏多38.4毫米。全年总用水量620.0479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267.3966万立方米;农业用水量251.99万立方米;工业用水24.7913万立方米;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75.87万立方米。
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319,同比下降5.3%;优良天数310天,同比增加9天;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26.7ug/m³,同比增加11.2%;重污染天数2天。
全年平均气温12.3℃,较历年平均值偏高1.5℃。年极端最高气温38.3℃,出现在6月13日;极端最低气温-18.0℃,出现在1月23日。年日照总时数为2453.5小时,较历年偏多177.7小时;年最大冻土深度为51厘米。
2024年6月1日-30日降水量仅有20.9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40.6毫米,长时间高温少雨,造成土壤失墒严重,苹果、玉米、花椒等部分作物受旱,影响果树果实发育,不利于秋播作物生长。同时降水量稀少加剧空气污染,造成空气质量差、森林火险等级高,对人体健康、道路交通和安全生产等都产生不利影响。
2024全年消防救援大队共接出警201起,出动消防车辆382次,出动人员1485人次。抢救被困人员12人,抢救财产价值194.87万元。
全年共受理各类交通事故数1705起,造成财产损失20250元。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历年地区生产总值经最终核算已覆盖更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长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4、除注明外,所有增长或下降均为同上年相比。
5、部分信息来源于相关部门行政记录。
吉县统计局
2025年4月30日
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吉县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单位: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8009906号 网站标识码:1410280001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