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吉县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单位: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8009906号 网站标识码:1410280001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关于吉县2020年财政决算(草案)
和2021年1-8月份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1年9月17日在吉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
吉县财政局局长 吴俊红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2020年财政决算和2021年1-8月份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20年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0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18345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5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33499万元,上年结余746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2611万元,调入资金5687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559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18345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815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56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811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166 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669万元。
1.收入完成情况:2020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350万元,超年初预算14000万元的9.64%,超收1350万元,全部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比上年同期13825万元增长11.0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978万元,为年初预算8765万元的91.02%,减收787万元,同比减少8.98%;非税收入完成7372万元,超年初预算5235万元的40.82%,超收2137万元,同比增长45.69%。
主要税种收入完成情况为:增值税完成3743万元,为预算的108.8%;企业所得税完成1060万元,为预算的62.13%;资源税完成1021万元,为预算的103.13%;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402万元,为预算的92.41%;个人所得税完成431万元,为预算的92.09%;房产税完成213万元,为预算的86.94%;车船税完成189万元,为预算的81.12%。
主要非税收入完成情况为:专项收入完成1060万元,为预算的112.53%;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349万元,为预算的118.31%;罚没收入完成454万元,为预算的82.1%;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3745万元,为预算的117.21%。
2.支出执行情况:2020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年初预算124288万元,调整预算171819万元,年终决算16815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86%,同比增长21.27%。
支出项目执行情况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421万元,为预算的100%;国防支出62万元,为预算的100%;公共安全支出4716万元,为预算的99.96%;教育支出18126万元,为预算的99.68%;科学技术支出104万元,为预算的63.4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272万元,为预算的10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318万元,为预算的99.92%;卫生健康支出17318万元,为预算的100%;节能环保支出5173万元,为预算的93.82%;城乡社区支出8284万元,为预算的100%;农林水支出39619万元,为预算的96.90%;交通运输支出22988万元,为预算的98.34%;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718万元,为预算的95.99%;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15万元,为预算的18.61%;金融支出19万元,为预算的100%;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2435万元,为预算的100%;住房保障支出4256万元,为预算的100%;粮油物资储备支出421万元,为预算的100%;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358万元,为预算的70.22%;债务付息支出1300万元,为预算的100%;其他支出100万元,为预算的100%;债务发行费用支出27万元,为预算的100%。
3.结转下年资金使用情况:2020年结转下年支出3669万元。其中:结转中央资金2922万元,省级资金286万元,市级资金461万元。主要用途为(资金50万元以上):应急管理局中央自然灾害资金(冬春救助)1000万元;果业服务中心中央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农产品仓储保险冷链设施建设项目853万元;交通局农村公路小型项目专项补助60万元、交通建设项目资金200万元、四好农村路和三大板块旅游公路市级补助258万元;住建局冬季清洁取暖试点中央补助项目资金188.16万元;林业中心吉县黄河中游黄土残垣沟壑区防护林营造综合配套示范中央基建项目资金90万元、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131万元;畜牧中心吉县小府村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建设项目54.53万元。
4.2020年预备费支出情况:2020年年初财政预算预备费2500万元,主要用于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1543万元;疫情防控资金521万元;交通道路水毁塌陷抢修资金319万元;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107万元;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结核病筛查项目1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0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17189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64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04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500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17189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785万元,调出资金5687万元,年终结余3717万元。
2020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12641万元,为年初预算3435万元的368.01%,增收9206万元,比上年同期4684万元增长169.87%。
2020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执行7785万元,为调整预算7802万元的99.78%,比上年同期16170万元减少51.85%。
(三)社保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0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总计50260万元,其中:上年同期结余21226万元,当年收入29034万元(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0342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838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5854万元)。
2020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总计50260万元,其中:当年支出27437万元(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4191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98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1264万元),年末滚存结余为22823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0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年初收入预算3000万元,支出预算3000万元。当年无收支。
(五)政府债务情况
1.政府债务限额、规模及结构
2020年底,我县政府债务限额80676万元,政府债务余额80298万元,其中:政府一般债券52215万元,政府专项债券27860万元,政府外债223万元。
2.2020年政府债务偿还情况
2020年,偿还政府债务3878万元,其中:偿还到期政府一般债券381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偿还311万元,政府再融资一般债券偿还3500万元);政府外债偿还21万元;国债偿还46万元。
3.新举借债务使用及项目实施绩效情况
2020年举借政府债券25111万元,其中:新增政府一般债券19111万元,即:三大板块旅游公路建设项目18242万元,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区域交通条件,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受益群众达四千余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869万元,项目的实施可以大力提升人居环境,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新增政府专项债券2500万元,即:吉县集中供热项目2500万元,该项目的建设,可有效地减少碳排放量,降低大气污染。新增政府再融资一般债券3500万元,用于到期政府债券展期,优化政府债务期限结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到期债务偿债压力。
(六)“三公”经费情况
2020年,全县“三公”经费共支出656万元,为年初预算1422万元的46.13%。
(七)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情况
2020年,全县统筹整合用于精准扶贫的财政涉农资金共计21934.83万元。主要用于:生态发展项目318.37万元,农业生产发展项目4905.25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123.11万元,水利建设项目5806.1万元,交通建设项目5782万元。
(八)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投入情况
2020年,全县重大建设项目共投入资金40391万元。其中沿黄旅游公路建设项目21795万元;集中供热建设项目3872万元;产业集聚区建设项目5438万元;“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2000万元;固沟保塬建设项目2000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项目1500万元;中医院负压病区建设项目1100万元;苹果标准化体系建设项目800万元;城区污水管网配套一标段建设项目722万元;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建设项目700万元。
(九)审计发现问题及整改情况
2021年3月12日至5月20日,县审计局对全县2020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通过审计,发现在财政政策落实、财政改革推进、收支预算执行、财政资金分配、绩效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等六方面,主要存在年初预算缺乏刚性约束、中期财政规划对下年度预算指导性不强、应缴未缴非税收入、部门年初预算编制不完整不精准、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未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管理等问题。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县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积极予以落实整改:完善年初“六费”预算,严控各部门“六费”支出,严守预算红线不突破,充分发挥预算刚性约束力;加强财政数据信息管理,结合政府和部门规划期内政策情况编制本县中期财政规划,进行项目库建设,建立健全预算标准体系,不断推进预算编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及时上缴国库的预算收入;严格审核资金绩效目标,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制度,将其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编制以后年度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检查力度和责任追究力度,及时掌握全县国有资产出租和处置情况,规范国有资产管理。
二、2021年1-8月份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收入完成情况:1-8月份,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3429万元,为年初预算16435万元的81.71%,为上年同期9906万元的135.5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164万元,为年初预算8696万元的70.88%,为上年同期5365万元的114.8%;非税收入完成7265万元,为年初预算7739万元的93.88%,为上年同期4541万元的159.99%,增收2724万元(增收主要原因为补缴2016年--2020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719万元;计提农田水利及教育资金3136万元)。
支出执行情况:1-8月份,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执行 109788万元,为年初预算123505万元的88.89%,为上年同期107914万元的101.74%。
支出项目执行情况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063万元;国防支出9万元;公共安全支出2048万元;教育支出11578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86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91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334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2498万元;节能环保支出5372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065万元;农林水支出12994万元;交通运输支出22725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884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89万元;金融支出27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624万元;住房保障支出5682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01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672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790万元;其他支出37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8月份,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完成16645万元,为预算19465万元的85.51%。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执行29036万元,为上年同期 3793万元的765.52%。
(三)社保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8月份,社保基金收入累计完成11132万元,为预算17809万元的62.5%。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424万元,为预算2763万元的87.7%;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8708万元,为预算15046万元的57.9%。
1-8月份,社保基金支出累计执行10800万元,为预算15442万元的69.9%。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492万元,为预算1989万元的75%;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9308万元,为预算13453万元的69.2%。截至8月底收支结余332万元,滚存结余17565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年初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万元,即上级补助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管理资金1万元,1-8月份无支出。
(五)关于提前发放烤火费、年终一次性奖金等情况说明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补考进位”工作安排部署及市政府经济运行分析会议精神,确保全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指标任务的完成,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非营利性服务业核算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于7月底前完成工资调资工作,8月底前完成奖励性补贴发放工作,9月20日之前将本年度奖金、烤火费、奖励性绩效等工资足额发放到位。我县于8月份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年终一次性奖金、烤火费及工资调资部分全部发放到位。
三、2021年1-8月份财政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县财政局认真落实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各项决议要求,扎实工作,主动作为,不断加强财源建设、强化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保障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认真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科学分解任务,认真分析形势,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收入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收入稳步增长。截至8月底,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429万元,超序时进度15.04个百分点,为全年任务的81.71%。
(二)全力保障民生支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8月份,全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达9325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94%。其中:教育方面:投入资金11578万元,支持全县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投入农村校舍维修改造223万元,拨付义务教育营养膳食补助资金116万元,为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93万元,继续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贫困生“雨露计划”以及高中阶段学费全免政策。医疗卫生方面:投入资金1.25亿万元,推进医疗体制改革,促进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城乡医疗救助等政策;构建公共卫生体系,足额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等资金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投入资金1.73亿元,加快完善城乡社保体系,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配套资金足额到位,为城乡困难群体代缴保费;城乡低保、优抚对象、五保供养对象等及时发放生活补助、重度残疾人和困难残疾人护理和生活补贴;为城乡群众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和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支持职业培训和公益岗位开发,打造“人人持证、技能社会”。
(三)全力聚焦重点任务,打好“三大攻坚战”
一是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政府债务规模,化解存量债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确保债务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全县没有因违规举债被问责,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二是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安排县级扶贫专项资金1800万元,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资金217万元,投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资金1643.51万元,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9789.12万元,为全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资金支持,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是持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围绕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投入大气污染防治资金2812万元,节能减排资金320万元,水污染防治资金1282万元,污染防治重大项目有序推进,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四)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推进经济稳步发展
一是持续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设立应急周转保障金2000万元,全县企业应急周转保障金共使用12次,帮助企业转贷续贷4820万元,有效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困难。二是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截至8月底,全县共投入项目建设资金58182万元,其中,沿黄旅游公路主线工程投入资金22451万元(上级转移支付5652万元,政府一般债券资金15699万元),小府、新华街城中村改造项目投入资金8638万元、室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投入资金1200万元,吉县城乡集中供热项目投入资金8148万元(政府专项债券7000万元),吉县人祖山森林防火简易道路项目投入资金2571万元,吉县产业集聚区标准化厂房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投入资金1500万元,屯里镇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投入资金1378万元,各乡镇扶持壮大村集体项目投入资金1665万元,水利设施维修及升级改造项目投入资金1382万元,农村排水工程投入资金1430万元,吉县中垛乡柏山寺乡供水工程改造提升项目投入资金1033万元,农产品仓储保险冷链设施建设项目投入资金808万元,农村公路养护项目投入资金805万元,农村生产条件改善项目投入资金781万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投入资金527万元,农村公路建设投入资金455万元,四好农村路建设投入资金442万元,农村公路水毁修复投入资金275万元,乡村振兴战略项目投入资金401万元,吉县新城路网挡墙防护工程投入资金400万元,吉县城区污水管网配套工程投入资金300万元,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工程投入资金273万元,吉县中医医院应急救治负压病区建设项目投入资金356万元,妇幼院业务用房搬迁改造投入资金222万元,吉县敬老院附属工程建设项目投入资金199万元,吉县一中学校改扩建项目投入资金150万元,城镇排水管网改造投入资金106万元,吉昌镇上东村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投入资金146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入资金140万元。三是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生命至上,把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工作重点,1-8月份共投入资金547万元,有力保障了全县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全面开展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实现项目绩效目标申报全覆盖。年初预算编制环节,各预算单位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按照预算编制要求,认真组织填报了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表,实现了预算与绩效同步申报、同步批复。二是组织专业知识培训全覆盖。聘请专家对全县130余家预算单位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包含了绩效目标申报、跟踪监控、绩效自评、部门整体目标申报等内容,有效提高了全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三是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全覆盖。截至8月底,共委托5家第三方绩效评价机构,对全县2020年已实施完成的37个单位的32个项目进行了评价,涉及财政金额4.65亿元。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项目管理不规范。部分项目存在立项程序简化,资料不全,不利于项目规范化管理。二是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单位存在绩效目标不细化,预算执行有偏差,资料归档不及时等问题。三是跟踪监控不及时。项目主管单位存在被动监控的现象,不能根据项目实际执行情况,及时进行绩效跟踪。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以减促推,整体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对未按要求进行绩效管理的项目,根据绩效结果应用管理办法,按照一定比例核减项目主管部门公用经费,倒逼项目主管部门按要求做好绩效管理工作。二是以令促改,确保财政资金发挥实际效益。根据第三方评价机构出具的绩效评价报告评分结果,对在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整改建议,要求项目主管部门出具整改方案,并将整改结果报回县财政局。三是以联促优,多部门联合促进绩效管理提质增效。通过预算单位申报,业务股室初审,绩效中心复审等多部门多环节联合审核,全面促进绩效目标科学合理,跟踪监控及时准确,绩效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六)不断深化财政改革,构建高效管理体系
一是全面推行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根据财政部的要求,自今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通过把统一的预算管理规则嵌入一体化的信息系统,构建“制度+技术”的管理机制,在一体化的信息系统中通过事先确定的追踪规则,在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的同时,自动记录和同步反馈监控信息,实现资金从预算安排源头到使用末端全过程流向明确、来源清晰、账目可查,强化监督问责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全面规范预算管理和硬化预算约束,实现五个“一体化”即全国政府预算管理一体化、各部门预算管理一体化、预算全过程管理一体化、预算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一体化。目前,我县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工作已全部完成。二是深化政府采购改革。为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根据财政部“互联网+政府采购”建设的目标要求,为做到政府采购信息系统涵盖所有政府采购参与主体,横向与“山西省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系统”对接,实现财政资金从“预算—采购—支付”闭环运行;纵向覆盖省市县三级,建设“全省一张网”;集计划、执行、监管于一体,做到所有采购业务一网通办,夯实采购人主体责任,杜绝“无预算不采购”的现象,提升采购运行效率、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防范政府采购风险,自今年6月30日起,全省所有采购信息全部上线运行。截至目前,我县116家预算单位及政府采购中心已按要求全部进入新系统,已累计完成采购项目53项。
总的来看,今年1-8月份全县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入质量不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非税收入占比较大,非税收入完成7265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29万元的54.1%。二是收支矛盾突出。我县新增税源较少,增收势头不足,但民生支出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刚性需求支出不断加大,收支反差强烈,矛盾突出。三是预算支出标准化体系还不够健全,预算绩效管理质量还有待提高等等。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县政府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四、下一步主要工作安排
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化收支管理,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加强绩效管理,着力改善民生,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作出积极贡献,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
(一)科学分析研判,积极组织收入
坚持每月、每季分析调度研判会议,密切关注主要税源、重点行业运行情况,及时跟踪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减收影响,掌握税收动态,不断提高收入分析研判和预测调度的精准性。压实非税收入执收部门征缴责任,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对我县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确保应收尽收,不断壮大财政实力,努力完成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435万元的预期目标,持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二)坚持勤俭节约,带头过“紧日子”
深入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以政府“过紧日子”换人民群众“过好日子”。严把支出关,该砍的要砍,该减的要减,深入挖掘节支潜力,严格执行各项经费开支标准,取消资金使用绩效不高的项目,对预算执行进度慢的项目资金到期收回,切实把有限的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紧要处,让每分钱都发挥出最大效用。
(三)优化支出结构,有力改善民生
坚持“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原则,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优先支持教育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加大强农惠农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和涉农补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采取统筹整合、盘活存量等有效措施,全力支持乡村振兴、污染防治、县域重点项目等,让全县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加强绩效管理,发挥杠杆作用
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以提升财政资金绩效为主线,做“优”绩效目标,做“实”绩效监控,做“深”绩效评价。围绕“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总要求,夯实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基础,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切实发挥绩效管理杠杆作用。
(五)强化管控措施,防范债务风险
坚持财力与债务匹配原则,适度举债,规范政府举借行为。严格落实债务化解方案,积极化解存量债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按照年度债务化解计划,合理制定还款方案,通过调整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资金等方式,逐笔逐项予以化解;规范政府融资行为,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相关要求,推进融资平台规范化;加强债务风险管控,健全政府债务动态监测预警体系,守住政府债务风险底线,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
(六)深化财政改革,完善财政体制
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努力构建现代化财政制度。全面实行预算管理一体化,保障预算管理业务更为规范、流程更为完备、控制更为严格。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明确预算单位采购人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坚持“无预算不采购”的原则,确保政府采购持续健康发展。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财政工作,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县委“五个三”工作思路,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奋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建设美丽吉县、幸福家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吉县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单位: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8009906号 网站标识码:1410280001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